图书馆信息简报第一百七十一期

发布者:图书馆发布时间:2025-05-12浏览次数:10


图书馆信息简报

20251

(总第171期)


 长春建筑学院图书馆2025330


本期要目:

 ●长春建筑学院图书馆召开新学期工作部署会  

 ●长春建筑学院图书馆开展第十届“典籍为舟传星火,红色引擎赋新能”主题服务月活动

 ●“以书为媒·听见女性的声音”——长春建筑学院图书馆举行庆“三八节”活动

 ●“沉淀优势·创新引擎·致胜未来” ——图书馆举行品牌工作总结汇报会

 ●讲红色故事 传承红色精神 ▏图书馆耽書會No.46《国之脊梁》—民族的脊梁,时代的印记




长春建筑学院图书馆召开新学期工作部署会


224日下午,图书馆组织召开了2025年新学期工作部署会议,馆长刘万萍主持会议,全体馆员参加。

刘万萍首先对图书馆寒假期间业务办理、资源推送、维修工作及值班情况等进行总结。在假期期间,图书馆积极参与了中国图书馆学会组织的新春活动,通过线上展览和讲座的方式,我们开展了丰富多彩的阅读推广活动,吸引了大量读者参与,进一步提升了图书馆的社会影响力。寒假期间,图书馆墙面处理和维修工作顺利完成,图书馆的整体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全体馆员履职尽责,圆满的完成了图书馆各项工作。

同时,刘万萍馆长围绕本学期资源建设工作、阅读推广活动、学科服务工作、存档工作、学校评估工作和党建等重点工作进行了布置。她表示全体馆员一要继续保持团结协作的精神,积极投入到各项工作中;二要以服务师生为核心,不断提升服务质量;三要积极学习AI技术,注重个人能力的提升;四要紧跟学校步伐,融入学校发展。图书馆全体馆员要以饱满热情投入新学期工作,迎接新学期的挑战,为全校师生提供更贴心、高效的服务,为学校高质量发展和书香校园建设贡献更大的力量。

新学期,新气象。我们期待每一位读者都能在图书馆找到属于自己的知识之光,开启智慧之旅。


长春建筑学院图书馆开展第十届“典籍为舟传星火,红色引擎赋新能”主题服务月活动


大学图书馆是滋养民族心灵、培育文化自信的重要场所。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践行立德树人教育使命,开创文化育人新局面,推动党建与图书馆业务融合,长春建筑学院图书馆联合党委宣传部、共青团长春建筑学院委员会于20253月开展第十届“典籍为舟传星火,红色引擎赋新能”党员优质服务月活动。

图书馆重点聚焦对红色资源的挖掘,深化红色资源展读,坚持“大思政课”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贯穿图书馆资源建设、服务育人、文化育人全过程,同向同行。图书馆精心谋划服务主题,赓续红色基因,拓展阅读推广的服务空间,打造党员优质服务月品牌活动。


 “以书为媒·听见女性的声音”——长春建筑学院图书馆举行庆“三八节”活动


  “书香润芳华,阅读绽风采”,为庆祝第115个“三八”国际妇女节,弘扬尊重女性、倡导阅读的文化风尚,长春建筑学院图书馆于202537日举办“以书为媒·听见女性的声音”主题阅读分享活动,展现书籍赋能下的女性成长力量,构建跨越时空的精神对话场域。

书籍为纽带,分享阅读感悟与人生故事,传递知识的力量与女性的成长之美;

以爱为主题,分享自己与图书馆之间的故事,诉说与图书馆之间的不解之缘;

以真为传承,分享的是工作经验与感悟,沉淀的是对生活的感触,“青蓝相继”携手共进。

 “每一本被女性反复摩挲的书,都在封皮下藏着一把斧头——用来劈开偏见的天花板;每一篇激扬的文字,长出的不是理论,而是千万女性挣脱枷锁时的骨裂声……”

活动采用“盲盒荐书+自由分享”模式。前期通过“抽签”,从全体女同事推荐的书目当中抽取书籍进行阅读,涵盖文学经典、社科新知、科技前沿等类别,并在寒假和工作之余完成深度阅读,畅谈自己的感想,交流书中的经典片段,碰撞思想的火花。

 “这不仅是一场阅读活动,更是一次集体疗愈。”全体女同事围绕“一本书与我的成长”、“我与图书馆的不解之缘”展开分享,诠释了女性精神世界的美好,增强了团队凝聚力与职业认同,女同事们表示:图书馆教会我最浪漫的事就是在他人书写的故事里,读懂了如何书写自己的人生,在图书馆不只是一份工作而已,更是生命的不断蜕变。

本次活动丰富了女同事的阅读文化生活,搭建了馆员之间的阅读交流平台,引导馆员从书籍中汲取精神养分,将身心健康、文化传承、团队建设与职业发展紧密结合,最终提升图书馆整体服务效能,助力构建和谐进取的工作氛围,助力全面育人工作。


 “沉淀优势·创新引擎·致胜未来” ——图书馆举行品牌工作总结汇报会


图书馆的品牌化运营是对服务内核、空间功能和价值输出的系统性重构,是对图书馆的服务、工作进行的重点建设和精心打造。图书馆坚持以特色资源为根基构建差异化的服务矩阵,以读者需求为导向,以创新价值锚点,最终通过品牌势能的持续释放实现图书馆从传统知识仓库向现代文化枢纽的转型升级。37日图书馆举行“沉淀优势·创新引擎·致胜未来”品牌工作总结汇报会,各部门主任通过全方位、多角度的深入总结,向全馆人员进行汇报。

图书馆的品牌工作可以分为资源建设类、阅读推广类、文化服务类、党建工作和技术保障类,资源服务类包括:前沿图书评审、课程思政资源推介、新书导读、专业图书推介、主题书展、期刊智慧阅读、数字化资源建设等;阅读推广类包括:信息检索大赛、书法大赛、征文大赛、千人诵读活动、毕业生寄语活动、英语争霸赛、诗词大赛等;学生服务类包括:图书馆读者协会、美育活动、宣传视频;技术保障类包括:智慧图书馆探索与建设、特色数据库建设等。

图书馆的各项品牌工作聚焦“知识导航+场景营造”,打造“特色资源库+数字共享平台”双轨体系,设计“阅读+生态链”的沉浸式阅读文化活动,通过各部门主任对品牌工作进行系统性梳理与多维透视,将碎片化的创新工作转化为完成形态的标准化模块,促进了图书馆全体馆员能够更加精准地明晰自身的服务对象和服务内容,了解、把握读者的所想所思所求,在不断完善现有品牌工作的基础上,创新开发更多满足读者需求、符合发展趋势的服务品牌,以推动图书馆的未来发展能够更精准、更特色。

图书馆举行此次品牌工作汇报会是对工作的梳理和总结,更在总结的过程发现服务盲区,执行查缺补漏机制,助力服务内容与读者需求精准匹配。汇报会通过展示工作成果,统一全馆对图书馆“文化服务中心”定位的认知,将品牌建设与学校发展战略绑定,推动馆员从“文献管理者”向“知识导航员”角色转型。

品牌工作总结汇报会不仅是成果展示,更是图书馆转型升级的“战略推手”,通过经验凝练、问题攻坚与愿景共建,推动图书馆从传统知识仓库向智慧文化枢纽跨越,最终实现“以品牌势能驱动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目标。


讲红色故事 传承红色精神 ▏图书馆耽書會No.46《国之脊梁》—民族的脊梁,时代的印记


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人如璀璨星辰,照亮了人类前行的道路。他们以智慧为笔,以奉献为墨,书写着壮丽的科学篇章。为增强同学们的文化自信,进一步弘扬党的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怀,培养大学生阅读兴趣、知识交流,318日下午,由图书馆四名党员和来自各学院的二十余名读书爱好者,共同参加了长春建筑学院图书馆开展的第46期耽书会——讲红色故事,传承红色精神主题活动,进一步激发全校学生的爱国情怀。让我们一起走进那些红色故事,感受那些革命先辈们用热血和生命铸就的辉煌。

《国之脊梁》这本书精选了各学科领域中最具代表性的40位中国院士。“院士语录”则如同一把把钥匙,打开了我们通往院士们内心世界的大门。他们的话语中,充满着对科学的执着追求、对国家的深深热爱以及对人生的深刻感悟。这些语录,或激昂澎湃,或深沉内敛,却都传递着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激励着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前行。书中那些国之脊梁,是胸怀天下、心系苍生的时代巨擘。“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一生浸在稻田里,把科研论文写在大地上,只为“让天下人皆能饱食”,他不顾年岁已高,依然奔波于田间地头,不断突破水稻高产纪录,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粮食格局,解决了无数人的温饱问题。为寻找石油做出巨大贡献的李四光,带着对当时国际地质界公认“中国不存在第四季冰川”的质疑,不懈努力,不懈探寻,最终独辟蹊径,用新华夏构造体系,以及大量的事实证据,一举推翻偏见,摘掉中国“贫油国家”帽子。还有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他用一沓沓的手稿,一次次的演算,无数次的实验,造出了领先全世界的导弹,是我国导弹及航天事业的奠基人。真正的伟大不是功成名就后的荣耀加身,而是在平凡坚守中为他人谋福祉的无私付出。

国之脊梁的担当,是在国家危难、民族危亡之际挺身而出的果敢决绝。从“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林则徐虎门销烟,到董存瑞舍身炸碉堡;从“两弹元勋”邓稼先隐姓埋名,扎根戈壁,为我国核武器事业奉献一生,到钟南山院士在新冠疫情肆虐时逆行出征,不顾个人安危奔赴抗疫一线……在不同的时代节点,他们以无畏的勇气和坚定的信念,扛起时代赋予的重任,成为中华民族在风雨中屹立不倒的中流砥柱。这种担当精神,激励着我们在面对困难与挑战时,不退缩、不畏惧,勇敢地肩负起自己的责任。

活动中同学们积极发言,纷纷表示在当今时代,国之脊梁的精神依然熠熠生辉,为我们指引着前行的方向。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生活在一个伟大的时代,享受着先辈们奋斗带来的和平与繁荣,更应传承和弘扬国之脊梁的精神。我们要树立远大理想,将个人的梦想融入到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以天下为己任;要勤奋学习,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要勇于担当,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不抱怨、不逃避,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用实际行动践行新时代青年的使命与担当。

国家脊梁,才是每一个青年学生要追的星。院士们的奋斗历程和奉献精神,将激励我们树立远大的理想目标,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