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信息简报
2024年第9期
(总第170期)
长春建筑学院图书馆2024年12月30日
本期要目:
●图书馆开展第45期耽书会《我与地坛》
●长春建筑学院图书馆召开2024年度总结会
●长春建筑学院图书馆成功举办《先生向北》阅读分享会
●长春建筑图书馆举行“福气盈门·共赴剪艺之约”元旦主题活动
图书馆开展第45期耽书会《我与地坛》
“有一天大雾弥漫,世界缩小到只剩了园中的一棵老树。
有一天春光浩荡,草地上的野花铺铺展展开得让人心惊。
有一天漫天飞雪,园中堆银砌玉,有如一座晶莹的迷宫。
有一天大雨滂沱,忽而云开,太阳轰轰烈烈,满天满地都是它的威光。
数不尽的那些日子里,那些年月,地坛应该记得,有一个人,摇了轮椅,一次次走来,逃也似的投靠这一处静地。”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一本好书,往往能够震撼心灵,激起深沉的思考,为进一步推动我校书香文化建设,丰富同学们的精神文化生活,12月2日,长春建筑学院图书馆与校青协联合开展第45期耽书会读书分享活动,图书馆刘畅、张萍两位老师带领同学们分享的书籍是史铁生的《我与地坛》。
《我与地坛》是一篇长篇哲思抒情散文,中国当代作家史铁生著。这部作品是史铁生文学作品中,充满哲思又极为人性化的代表作之一,是作者十五年来摇着轮椅在地坛思索的结晶,散文中饱含作者对人生和生命的种种感悟,对母爱的深情讴歌。地坛只是一个载体,而文章的本质却是一个绝望的人寻求希望的过程,以及对母亲的思念。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新时代,我们的生活像是被开了倍速,但是每一个人都需要找到属于自己的地坛,供你沉思,任你抱怨,给你一切可能需要的精神慰藉,一个只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
以读为伴,以书为媒,《我与地坛》是史铁生对自己瘫痪十多年苦难历程的记录,更是他对生死、命运、生命的意义等课题的深度哲思。我们通过《我与地坛》这本书,去了解史铁生不屈的灵魂,学习对人生的剖析和思考,从而去获得属于我们自己的微光和力量。活动中,同学们从自我生长、窥见母爱、对命运的抗争与自我救赎等等方面纷纷发表对这本书的感悟。
“我们没办法体会史铁生老师遭遇疾病时的绝望与煎熬,只能从文字中看到他将自己的精神寄托在地坛里,在这里寻找属于自己的内心与宁静,在这里似乎他能够短暂的忘记自己的痛苦,也同样在这里他也体会到母亲深沉的爱。”
“细细读了这部书让我感受到内心有一种无法言说的震动与平静,我一边为作者惋惜,又一边在作者的文字中感悟生命的每一细节,这本书让我学会珍惜健康、珍惜亲情、母爱与友情,生命如此宝贵又脆弱,我想我们应该珍惜每一个瞬间。”
“我们这一代青年,大部分一直生活在顺境中,如果处在逆境中,我们是否也能像史铁生一样,不屈服于命运,有句话说‘真正的勇士是看透生活的本质之后依然热爱生活’,但是又有几个人能够真正的做到呢?我们是否也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地坛,获取力量呢?”
“这本书里写的他的母亲对他的爱,真的很让人触动,他写了‘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我想母爱就是这样的吧,在我们看不到的地方,在我们的身后,时刻惦记着我们、支撑着我们。”
读一本好书、了解一个有意义的故事,聆听、分享一段诗意的情怀,从书中汲取营养,是图书馆耽书会活动开展的重要意义。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走过的路和读过的书将构成我们的人生。
长春建筑学院图书馆召开2024年度总结会
根据学校年终考核工作安排,12月17日下午,图书馆召开2024年度总结会,会议由馆长刘万萍主持,线上线下同时进行年终总结述职及测评,图书馆全体工作人员参加会议,高新公共馆副馆长王耀婍及工作人员参加腾讯会议。
会议中,刘万萍馆长全面回顾总结了本年度全馆各项工作成果。她指出,2024年图书馆坚决贯彻落实学校三高发展和评估工作部署,明确学校工作要点,遵循“立德树人”、“三全育人”德育理念,各项工作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下一年将在学校的正确领导下,不断拓展图书馆文化传承与服务育人的功能,认真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总结会上,图书馆各部门主任围绕资源建设、读者服务、阅读推广、学科服务、创新工作以及党建工作等方面,对2024年工作以PPT的形式向全馆进行总结汇报。副馆长王耀婍带领公共馆馆员进行线上汇报;其他馆员以阅读文字版总结的形式向大家汇报了个人本年度的工作内容及收获。
总结会上刘万萍馆长肯定了全体馆员在服务师生读者、挖掘推广资源、支持教学科研方面做出的努力,鼓励全体馆员通过学习来提高思想高度、加深认识深度,统一思想、凝心聚力、主动作为,创新服务模式,提升服务水平,携手奋进迎接崭新的2025年。
长春建筑学院图书馆成功举办《先生向北》阅读分享会
2024年12月26日上午,以传承和弘扬老一辈东北知识分子家国情怀为主题的《先生向北》阅读分享会,在图书馆二楼阅览室顺利举行。此次活动旨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积极响应“深化全民阅读”和“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的战略部署,通过分享《先生向北》一书,传递老一辈知识分子“向北、行北、择北、守北、兴北”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
图书馆王鹤对《先生向北》一书进行了简要介绍。该书以文化大师张伯驹及其夫人潘素北上为线索,生动再现了1945年至1965年间吉林乃至东北文脉的壮丽崛起,深情记录了知识分子群体在艰苦条件下为社会发展、高等教育事业创建与文脉传承所付出的巨大努力。
随后,学生代表闫润鑫、赵方恺、赵雨等分享了他们的阅读感悟。他们表示,书中先生们在国难之际毅然北上,坚守文化教育阵地,以知识为灯,点亮希望之光,展现了个人命运与国家兴亡的紧密相连。先生们的执着与奉献,凝聚成强劲的力量,激励着当代青年在生活中坚守信念,不惧困难,积极传播正能量。
这部作品不仅是一部记录知识分子“北上精神”的佳作,更是一部能够激励人心的时代之书。馆长鼓励同学们进行深度阅读,培养对文学的热爱,并强调深度阅读是通往文学殿堂的必经之路。同时,她也希望广大师生能够以此次阅读分享会为契机,肩负起文化传承的重任,为东北的振兴和学校的高质量发展,奉献我们的智慧和力量。
此次《先生向北》阅读分享会的成功举办,不仅彰显了图书馆在文化传承与教育实践方面的创新与担当,也为广大师生提供了一个交流思想、分享感悟的宝贵平台。未来,图书馆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积极组织各类阅读活动,为营造书香校园、推动全民阅读贡献力量。同时,此次阅读分享会也将作为契机,将“北上精神”融入教育教学之中,点燃师生心中的理想之火,激发师生胸怀大局、勇担使命的热情,为学校和我省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与动力。
长春建筑图书馆举行“福气盈门·共赴剪艺之约”元旦主题活动
“镂金作胜传荆俗,翦彩为人起晋风。”一张红纸、一把剪刀、一双巧手、一颗匠心,剪出玲珑世界,赓续传统文化。剪纸艺术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造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图书馆于2024年12月30日举行“福气盈门·共赴剪艺之约”元旦主题活动,全体图书馆员齐聚一堂,共迎蛇年新春,活动现场处处洋溢着浓浓的节日氛围。
“一刀一刻,皆是情;一折一叠,尽含意。”剪纸,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早在汉,唐时代,就有使用金银箔和彩帛剪成方胜花鸟贴在鬓角为饰的风尚,该项艺术不仅承载着悠久的历史记忆,更彰显着东方美学的独特魅力,是中华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在活动开始之前,图书馆刘万萍馆长向全体馆员介绍了春节剪福字的传统习俗和文化内涵,详细讲述了剪纸艺术的历史渊源、艺术特色及制作技巧,让大家深切感受到传统民俗文化的魅力。在剪纸过程中,大家全神贯注,小心翼翼地折叠、裁剪,从略显生疏到逐渐熟练,相互交流、互帮互助,现场气氛热烈而温馨。一个个形态各异、饱含新春祝福的福字在全体馆员的巧手下纷纷诞生,有传统的正楷福,也有创意独特的卡通福,更有带有生肖特色的生肖福,每一张作品都呈现出独特的审美风格。
大家纷纷拿着自己亲手制作的福字合影留念,这些剪纸“福字”作品不仅承载着大家对新年的美好期许,也是图书馆全体馆员献给广大读者的一份特别新年礼物。
此次活动让全体馆员深刻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深入了解并亲身体验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的魅力,进一步更拉近了图书馆与传统民间艺术的距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发全体馆员的文化自信心和创造力,更是通过此次活动让全体馆员增进了彼此之间的感情,营造了欢乐祥和的节日气氛,让大家在书香墨韵与剪纸艺术中感受到浓浓的年味,体验更多的文化艺术之美,带着满满的祝福开启新的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