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信息简报第一百五十期

发布者:图书馆发布时间:2023-05-05浏览次数:10


图书馆信息简报

20229

(总第150期)


 长春建筑学院图书馆20221130


本期要目:

 ●长春建筑学院图书馆开展“名师讲堂”活动——先秦诸子百家争鸣之“实话孔子·夫子何人

 ●图书馆开展共读《孙子兵法》—读书明理笃行 读史明智鉴今

第二十九期耽书会

 ●“不负韶华梦•读书正当时”——图书馆举办2022年阅读推广活动颁奖典礼

 ●图书馆资源服务CADAL大量古籍、外文、民国以及特藏资源助力教学研!




长春建筑学院图书馆开展“名师讲堂”活动——先秦诸子百家争鸣之“实话孔子·夫子何人


大学文化是高校在长期办学实践中形成的,是大学知识创新的动力与源泉,是大学事业发展最深厚的“软实力”。图书馆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平台、美育的教育基地之一,对读者的文化教育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图书馆始终践行“以美育人、以文化育人”,开展了以“名师讲堂”为主要载体的系列校园文化提升活动,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激发想象力和创新意识,拥有开阔的眼光和宽广的胸怀,提升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

受疫情影响,图书馆举行的名师讲堂活动采用了线上形式进行,本期“名师讲堂”选取了易中天在《百家讲坛》当中的视频讲座——先秦诸子百家争鸣之“实话孔子·夫子何人”。

孔子是春秋后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的创始人,提出了“仁”的思想,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在古代被尊奉为“天纵之圣”,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先师,其学生将其思想言行记载在《论语》中,成为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

在学者的口中孔子都是一位完美的圣人,为师严肃,字字珠玑。那么真实的孔子是什么样子的?易中天教授还原了一个有血有肉,可爱而真实的孔子。

 “名师讲堂”活动促进了阅读文化建设,浓厚了校园文化,使读者在浓郁的书香氛围中养成热爱读书的习惯,积极开拓视野,提高自身修养。让读者们与知名教授、学者零距离接触,感受大学浓厚的学术氛围和知名教授严谨的治学精神与态度,为读者们打开一扇探索的窗户,引导大学生在读书中思考,在阅读中成长。在普及审美知识、提高审美素养的同时,营造了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吸引了读者的广泛参与。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通过本期“名师讲堂”,让同学们认识到了不一样的孔子,感受他高尚的情操和不屈的意志。参加本次“名师讲堂”的读者觉得这种“文化聚餐”的方式,让他们感受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独特智慧与魅力,把耳熟能详的古圣先贤带到了大家的眼前,让平时觉得晦涩难懂的知识变的平实而亲切,摒弃了浮躁的内心,从圣人的智慧中寻宝,踏上与古圣先贤的对话之旅,找到自己所需要的养料,点燃了人生道路上的一缕微光。

长春建筑学院图书馆始终牢牢把握立德树人这一关键点,立足于馆内资源和工作特点,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加强文化教育工作,提升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引导学生认识美、感受美、热爱美、创造美、传播美,着力培养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时代新人。


图书馆开展共读《孙子兵法》—读书明理笃行 读史明智鉴今第二十九期耽书会


为促进书香校园的建设,同时为读者们提供交流和阅读体验的平台,进一步增强读者的学习氛围,长春建筑学院图书馆于20221117日举行了第二十九期耽書会。本次线下耽书会由图书馆阅读推广人张萍老师主持,曲畅老师、张越群老师及来自各学院的二十余名阅读爱好者参与本次活动。

本期耽书会围绕《孙子兵法》一书展开阅读交流活动。《孙子兵法》,又称《孙武兵法》或《吴孙子兵法》,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兵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军事著作,早于克劳塞维茨《战争论》约2300年,被誉为“兵学圣典”。现存共有六千字左右,一共十三篇。作者为春秋时祖籍齐国乐安的吴国将军孙武。如今,《孙子兵法》已经走向世界。它也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世界军事史上也具有重要的地位。

最后,我更想探讨的是《孙子兵法》一书的观点对于个体与群体作用的阐述。此书的众多观点以军事的角度出发,提出了许多用兵谋略,这自然强调了群体的重要性,但对于这些谋略的实施与运用却无法忽视群体中个体的价值。所以我认为《孙子兵法》中对于谋略的运用是对个体价值的变相诠释。

读者们未来的道路很长,如何面对今后道路上的种种问题和考验,是摆在每位读者面前的人生课题,读者可以从《孙子兵法》中汲取智慧,寻找方法,得到启发,审视自己,创造属于自己的美好未来。

寻找书中黄金屋,探寻千古外情感。共享书香,耽书有你。



 “不负韶华梦•读书正当时”——图书馆举办2022年阅读推广活动颁奖典礼


1116日中午,图书馆2022年阅读推广活动颁奖典礼在二楼大厅成功举行。图书馆刘万萍馆长带领各部门负责人,为本年度参加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的百余名获奖读者颁发荣誉证书和奖品,并对所有获奖者表示热烈祝贺。

刘馆长表示本年度阅读推广系列活动在形式上多种多样、内容上丰富多彩。在疫情期间图书馆充分利用多种线上平台与资源,广泛发动,确保活动覆盖面广;主动服务,提升亮点,引导读者积极参与,有效的激发了学生兴趣。她号召同学们充分利用图书馆资源,养成多读书、读好书的良好习惯。

每日与书为伴,终生与书为友。通过阅读活动的开展,号召广大师生走进图书世界,爱上阅读。今后,图书馆将继续打造更多契合同学们兴趣爱好的阅读推广活动,为读者提供丰富的读书平台,为全校师生提供优质服务,营造良好的书香校园氛围。


图书馆资源服务CADAL大量古籍、外文、民国以及特藏资源助力教学研!


 大学数字图书馆国际合作计划(China Academic Digital Associative LibraryCADAL)前身为高等学校中英文图书数字化国际合作计划(China-America Digital Academic LibraryCADAL)。国家计委、教育部、财政部在20029月下发的《关于“十五”期间加强“211工程”项目建设的若干意见》的文件中,将“中英文图书数字化国际合作计划(CADAL)” 列入“十五”期间“211工程”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CADAL与“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一起,共同构成中国高等教育数字化图书馆的框架。

CADAL项目建设的总体目标是:构建拥有多学科、多类型、多语种海量数字资源的,由国内外图书馆、学术组织、学科专业人员广泛参与建设与服务,具有高技术水平的学术数字图书馆,成为国家创新体系信息基础设施之一。

本项目由国家投资建设,作为教育部“211”重点工程,由浙江大学联合国内外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共同承担。项目负责人为浙江大学潘云鹤院士。

CADAL项目的合作伙伴遍布全球,包括“985”“211”高校、常春藤联盟等115所共建机构。其中大陆地区70家,港澳地区9家,北美地区15家,欧洲5家,亚洲16家。CADAL项目建成8个地区中心,通过地区中心,CADAL项目管理中心与189所大学图书馆签订三方协议,其中上海地区31所,江苏地区67所,湖北地区41所,浙江地区12所,云南地区29所,北京地区9所,大大扩展了CADAL项目的共建共享范围。CADAL项目已建成由8个数据中心、5个服务中心、28个服务分中心组成的分布全国的服务网络,实现全天候面向2500余所国内外学术机构的服务网络。

 CADAL项目建设的数字图书馆,提供一站式的个性化知识服务,将包含理、工、农、医、人文、社科等多种学科的科学技术与文化艺术,包括书画、建筑工程、篆刻、戏剧、工艺品等在内的多种类型媒体资源进行数字化整合,通过因特网向参与建设的高等院校、学术机构提供教学科研支撑,并与世界人民共享中国学术资源,宣传中国的文明与历史,具有重大的实用意义、研究价值和发展前景。